Chinese Carved Shoushan Stone Collector's Seal of -- Hsu Xue-qian(1631-1694)
Dated 9th Year of K'ang Hsi Reign, Qing Dnasty, i.e. March, 1670 by Hsu of Kun Shan
清徐乾學(163l∼1694年)[徐氐珍玩]壽山石印
刻文一“大清康熙”
“九年二月”
“崑山徐氐治印”
徐乾學(163l∼1694年),字原一,號健庵,昆山玉山人。八歲能文,後又得舅父顧炎武的指點傳授。清順治七年(1650年)與吳偉業、尤侗、朱彝尊等人在嘉興組織十郡大社。順治十一年入太學。康熙九年(1670年)中進士第三名,授編修。康熙十五年升任右贊善,編成《讀禮通考》,詳備前所未有。康熙十九年為納蘭性德搜集唐、宋、元、明學者解經之書,纂輯成《通志堂九經解》1795卷。曾先後奉命為《大清一統志》、《明史》、《鑒古輯覽》、《古文淵鑒》各館總裁。康熙二十六年任經筵講官,秋,升都察院左都禦史。他整肅台綱,劾罷江西、河南兩巡撫,甘肅、山東兩總兵官等。康熙二十七年任會試總裁,後轉刑部尚書。就職不久,因湖廣巡撫之罪而受牽連,被劾,上疏歸故里未允,後又被許三禮劾,於是力請歸故里,康熙二十九年奉帝命出京,在蘇州東洞庭山設書局修纂《大清一統志》、《宋元通鑒》。他生前在昆山建“傳是樓”,藏書極多。所著詩文,除命纂輯諸書外,另有《澹園集》36卷、《傳是樓書目》等。徐乾學與其弟秉義、元文均為進士前三名,朝廷貴官,稱“昆山三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