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w Painting by Contemporary Master Artist Li Ku-chan (1889-1981)

當代大畫家李苦禪(1889一1981)花卉畫

李苦禪 (1889一1981)

原名英,號勵公,山東高唐人,自幼家貧,在民間繪畫藝人影響下學畫,1919年入北京大學附設的"勤工儉學會"(又名法文專修館)半工半讀,同時在北京大學附設的"業余畫法研究會"向徐悲鴻學習素描與西畫。1920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攻讀中文,1922年轉北京國立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系學習。期間,常靠晚間拉洋車維持生活。為此,同學林一盧贈其"苦禪"二字為名(苦,即苦難的經歷;禪,古稱寫意畫為禪宗畫),1923年拜齊白石為師學國畫,1925年于北京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畢業后任北京師範學校美術專科國畫教員,1930年任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教授,抗戰初期辭職寓居北京。因平日與愛國志士交往甚密,一度被捕入獄,在獄中堅貞不屈。1946年任"北京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1950年任中央美術學院附屬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后任該院國畫系教授。擅大寫意花鳥畫,作品繼承民族繪畫優良傳統,并融中西技法為一爐,滲透古法又能獨辟蹊徑,在實踐中出新創格,常以松、竹、梅、蘭、菊、石、荷、魚、雞、鷹等為題材,具有筆墨厚重豪放,氣勢磅礡逼人,意態雄深縱橫、形象洗煉鮮明的獨特風格,樹立了大寫意花鳥畫的新風範,長屏巨幅更為世人所矚目,代表作品有《蘭竹》《英視瞵瞵衛神州》 《雙栖圖》 《墨荷》 《紅梅怒放圖》 《晴雪圖》 《墨竹圖》 《盛夏圖》等,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享有盛譽。其書法以草書見長,樸雅渾厚,風神婉轉,與其畫相得益彰。1981年12月應邀在香港舉辦"李苦禪、李燕父子書畫展覽",1981年電影制片廠拍攝了教學片《苦禪畫鷹》 《苦禪寫意》 《李苦禪畫法》 1983年春有關部門在北京舉行"李苦禪教授從事教育事業60周年祝賀大會",出版有《李苦禪畫選》 《李苦禪畫集》等。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

Back to Previous Page

Click Here to See Other Paintings

Click Here to Go Back to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