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Chinese Catholic Journal "Yiwen Lu" (Published on Mar. 4, 1882)
第一份在中國出版的天主教期刊《益聞錄》- 4/3/1882 出版
"Yiwen Lu" (1879-1911) is the first Catholic journal published in China. It was first published by Xujiahui Catheral of Shanghai on 16th march, 1879. Initialy, it was a bi-monthly issue but it changed to 2-issue per week after the 10th issue. In 1898, it merged with a Catholic science journal and changed name to "Gezhi Yiwen Huibao". It changes name again in 1907 to "Shishi Kexue Huibao". In 1908, its name was shortened to "Huibao" before it closed down in 1911.
《益聞錄》,1879年3月16日(清光緒五年二月二十四日)由上海徐家匯天主堂所創辦並,並由土山灣印書館印刷,是天主教最早出版發行的報紙,也是中國天主教歷史上的第一張報紙。主編李問漁。內容有諭旨、地輿、天文、算數等,間附以道學、時事以及新聞、傳記、文啟、詩詞等,以宣傳教義教規為主。自創刊號至第十號每月出版2次。從第十一號起改為改作週刊,每週出二期,每期為六頁十二面,用有光紙單面印刷,對折裝訂每月合訂為一冊,是16K線裝本。讀者對象廣泛,非教徒人士居多。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與《格致新報》合併,改出《格致益聞匯報》,1907年更名《時事科學匯報》,1908年始簡稱《匯報》,後來的新聞史著作為避免重名誤會,一般稱之為“徐家匯"《匯報》。清宣統三年(1911年)停刊。
==========================================================================================================
鴉片戰爭之前,中文報刊的創辦是同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和中國半殖民地化相聯繫的,外報中以傳教為主的宗教性報刊居主流地位。。自清嘉慶廿年(1815年)英國傳教士馬禮遜和米憐等在麻六甲創辦最早的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統紀傳》後,1833年在廣州出版了我國境內最早的中文期刊《東西洋考每月統紀傳》。
鴉片戰爭後,中國門戶洞開,外國人在華的辦報活動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到十九世紀末,外國人在我國創辦的中外文報刊已近二百種,約占當時報刊總數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幾乎壟斷了我國的報刊事業,其中相當大一部分是外國傳教士主辦的。幾家主要的由外國傳教士出面創辦的中文報刊包括:
1) 《遐爾貫珍》創刊於 1853 年 8 月 1 日,是自南京條約簽訂後,最早出現的中文刊物,並且是中國的第一份宗教期刊。由當時設在香港的馬禮遜教育會出資,倫敦會上海傳教站負責人麥都思為第一任主編,並由英華書院印刷,為竹紙單面鉛印、線裝。《遐邇貫珍》屬教會報,但篇幅最多的是時事政治新聞和評論、商情、科學文化。內容包括言論、新聞、傳道、寓言及介紹西方科學文化知識的文章,涉及軍事、外交、時人行蹤、市政建設等中國新聞,還有刊登商品行情及船期的廣告,開創中文報刊刊登廣告之先河。《遐邇貫珍》在當時擁有大量中國讀者,開始了香港近代中文報刊業的時代。它於 1856 年 5 月停刊。廣東日報 (香港版) [館藏 : 22/4/1904-18/1/1906 (不完整)] 《廣東日報》由鄭貫公在 1904 年 3 月創辦,陳樹人、勞緯孟、黃世仲等文士主筆。內容方面,《廣東日報》主要宣揚民族主義,提倡革命,立論比較開放。自 1905 年 5 月至年底,加設附刊《一聲鐘》,內容包括白話、諧文、小說、傳記、粵謳、詩歌等,當中有很多說唱材料,反映民間疾苦。此報於 1906 年 4 月停刊。
2) 《六合叢談》月刊 (Shanghai Serial) ,於1857年1月26日(清咸豐七年)在上海創刊。由英國傳教士偉烈亞力(Alexander Wylie)主編,次年停刊,共出版15期。內容包括科學、文學、新聞、宗教等。主要撰稿者有英國傳教士慕維廉(W. Muirhead)、艾約瑟(J. Edkins)和韋廉臣(A. Williamson)及中國學者蔣敦複、韓應陛、王韜等。並由上海墨海書館印發的,為單面鉛印。
3) 《中西聞見錄》 (The Peking Magazine)月刊,是中國最早的科學雜誌。1872年8月由北京京都施醫院福音堂所創辦。主編是美國基督教新教傳教士丁韙良和英國傳教士艾約瑟。1876年易名 為《格致匯刊》,並遷至上海發行,由英國傳教士傅蘭雅主持。
4) 《中國教會新報》中文週刊,1868年9月5日由美傳教士林樂知自費於上海創辦,於1872年改名《教會新報》,1874年又更名為《萬國公報》,1889年成為廣學會的機關報,並由週刊改為月刊。是西方傳教士在中國創辦的刊期最長、發行最廣、影響最大的報刊。它的主要內容(以時事政治為主的綜合性期刊,宗教宣傳少,介紹“西學”,鼓吹中國“變法”。
5) 《小說月報》,1875年創刊於上海,月刊,主編範約翰等。是外國傳教士在中國創辦的最早的一份畫報,初由上海清心書館出版發行,後改由中國聖教書會印發。鉛印、月刊。1887年更名為《月報》,1915年又易名為《開風報》 。
6) 《益聞錄》,1879 3月16日(清光緒五年二月二十四日)由上海徐家匯天主堂所創辦並,並由土山灣印書館印刷,是天主教最早出版發行的報紙,也是中國天主教歷史上的第一張報紙。主編李問漁。內容有諭旨、地輿、天文、算數等,間附以道學、時事以及新聞、傳記、文啟、詩詞等,以宣傳教義教規為主。自創刊號至第十號每月出版2次。從第十一號起改為改作週刊,每週出二期,每期為六頁十二面,用有光紙單面印刷,對折裝訂每月合訂為一冊,是16K線裝本。讀者對象廣泛,非教徒人士居多。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與《格致新報》合併,改出《格致益聞匯報》,1907年更名《時事科學匯報》,1908年始簡稱《匯報》,後來的新聞史著作為避免重名誤會,一般稱之為“徐家匯《匯報》。清宣統三年(1911年)停刊。
7) 《中西教會報》,1891年創刊於上海,月刊,主編林樂知,後易名為《教會公報》。
早期的商業報刊,是較多地刊載商業內容和為商業服務的報刊,以適應西方列強對華經濟侵略的需要,並不以盈利為目的。這時期的商業報紙主要有:1861年創刊的《上海新報》,1872年創刊的《申報》,1882年創辦的《滬報》,1886年創辦的《時報》,1893年創辦的《新聞報》。
Click Here to See Other Old Prints
Click Here to Go Back to Homepage
.....